娃圈“烧钱”的背后是什么?

2021-09-27
来源:雨科网


有孩子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一个孩子从小养到成年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时间与金钱的,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普通家庭一年也得花费上万元,当然这都是应该的。

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结婚,是单身,但他们却已经是当爸当妈的人了,并且已经有“娃”,且每年几乎也会为其花费上万元。

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娃圈】,这些娃娃也不是真的娃娃,而是类似于小时候女生玩的橡皮树脂娃娃

与我们前面讲到的兽装相似,这些娃娃的售价也很高,单个娃娃小到几百,大到几万、几十万都有,新手入圈几个月就能投入上千元,有些玩家甚至已经到了哪怕吃泡面也要给自己的娃娃买一套衣服或饰品(娃娃衣物价值几百几千元)等,至于一些资深的老玩家,花费几十万元也都是正常事。

你可能很不理解,这些娃娃不能吃不能喝,甚至可以说在其身上多花一毛钱都是浪费,但为什么会有一些人热衷于这些呢?娃圈是什么?雨科网带大家往下看~

01
烧钱的娃圈


娃圈中的娃娃就和女孩子一样, 也有大量“漂亮的衣物饰品、美妆等,娃娃本身不仅贵,而且其定期的妆容、衣服的更迭,甚至“居住的环境”也会经常改变,而这些东西动不动就会花费成百上千元。

1) 价高种类多
娃圈里,常见的娃娃类型有三种,分别是:BJD、OB11、Blythe,且材料以及规格等都不相同。

BJD:ball joint doll的缩写,人偶的关节为球状,可以更换头发、服装、手脚和眼球,更改妆容;


OB11:日本Obitsu公司生产的11cm娃身,属于没有头部的人偶素体,需要购买娃头搭配,只要娃娃的身体使用了这个素体,都可以成为OB11;


Blythe:大眼睛、大头、小身子的娃娃,脑袋后面有拉绳,可以控制眼睛转不同的颜色和角度;


左右顺序:BJD   OB11   Blythe

看着是不是很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那种换装娃娃呢,那也算人偶的一种,当然还有很多娃娃类型。

同样如章子圈、兽圈一样,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娃圈行内话,不懂的人可能连一句话都不懂。

常见的行内话主要有这些:

娃社、娘家:制作娃娃的店铺和品牌;

孕期:从玩家下订单到接到娃娃的过程;

接娃:把娃娃从娘家带回来;

出生:把娃娃拿出来穿好衣服的过程;

嫁妆:购买娃娃时的配饰赠品;

“身份证”:娃社的售出证明,包含姓名、年龄、职业、家庭、社会关系等信息;

壮士、状娘:给娃娃化妆、改状的娃圈化妆师;


这些娃娃的体型一般不会很大,而且因为娃娃本身的“社交关系”影响,很多玩家都不会只有一个娃娃,而是多个甚至几十几百个。

因为价格的关系,比如图中的这款BJD的娃娃,仅净娃(指不含衣物、妆容等)的价格就500元以上,随便买几个也得几千了。

2) 娃娃养护价格高
你以为净娃的价格已经够高了,但其实这才算是**步,因为后续娃娃的眼球、服装、化妆等等都要多次花钱,大品牌“娃衣”甚至一套的价格就高达5000元以上,化妆的价格也在几百上千元,而这其实都还算是氪金的开始,其它的一些包括各种别墅、花园、工具等,那更是得上万元了。

很多圈内玩家省吃俭用,自己穿的衣服还没娃娃的衣服贵,自己都不舍做美甲,但娃娃却已是华丽傍身。

3) 鄙视链
其实每个圈子都多多少少会存在鄙视链,1000元的娃娃和100元的娃娃肯定是天壤之别,娃圈中也同样存在攀比现象,稀有的娃娃会受到圈内人的追捧。

娃圈也有自己的线下茶话会,然而就如同很长时间不见面的同学间的聚会一样,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交流,而是炫富。

在线下娃圈茶话会上,那些数量非常多,且娃的质量非常好的玩家们,往往会挨个全方位的展示自己的娃娃,而他们也更有发言权,一些小白玩家可能连话都插不上,这就导致了玩家们都想要好的,但往往后面会出现更好的,且一个娃娃的整体价格都将近一万元甚至往上,一步步投入,一步步深陷。

02
娃圈“烧钱”的原因


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这些娃娃对于很多人而言,其实就是堆毫无意义的小玩偶,但为什么价值这么高,且娃圈内玩家宁愿自己不穿品牌衣服也要给娃娃们买高价格的衣服呢?

1) 养娃“不容易”
普通的娃娃净体价格高,那些限定的娃娃价格更高,但这算是一次性的,更烧钱的是长期不断的化妆、衣物、发型等,随便一样的价格都够学生党吃几周泡面了。

娃圈,开始是家里条件还不错的人在玩,但信息时代,很多东西传播的也快,他们将一些娃娃的图片,以及“养娃日常”发布到短视频平台或其它信息传输形式的平台,以此吸引更多的人认识娃圈,并且加入娃圈。

还有线下展会,比如这样:


与兽装一样,娃娃的“孕期”也需要很长时间,短则三月半年,长则一年,即使娃圈现在的人数不少,也依然如此。

别看娃娃体积不大,但制造相当麻烦,不仅工序多而且报废率高,并且无法机器全自动化生产。

品牌方生产出的娃娃,很多都是限时限量发售的,并且还会限定、联名娃娃,很多娃娃的销售期很短,只卖一次,过了就会成为绝版品,让一些玩家充满自豪感。

同时,这些娃娃的价格也更贵,随便一个都是几千元。

我们回到主题,比买娃娃更贵的是“养”娃。

因为娃娃的制作材料原因,所以娃娃的妆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隔断时间就换一次妆容以及保养,反之如果不这样做,那么状就会一直留在娃身上无法去除。

很多玩家买的都是裸妆娃娃,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送妆”,也可以让“妆娘”改妆。

但是你以为“妆娘”是现成的吗?错了,她们也需要预约,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年,且单次化妆价格在几百元。

如果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娃娃整容”,增大眼睛、更翘一点等,则需要加钱,几千几万都是常见的。

有些朋友可能要问了,就这么点妆,我三分钟就化完了,但其实给娃娃化妆也不简单,工艺复杂且因为材料有毒且阴雨天不能给娃娃化妆,所以很多“妆娘”也不是天天都能为娃娃化妆的。

除了化妆贵,一些玩家也会为娃娃们买许多的眼球、发卡等小东西,有的还会配备一个小花园、家具、别墅等。

这些东西的价格,普通白领一个月工资也不够烧的啊!

2) 拒绝盗版
对于普通玩家而言,好看的娃娃、还看的妆容,这么高的价格肯定是望而生畏,那么可不可以买个盗版娃娃呢,这应该很便宜吧。

是的,确实便宜,但一旦你买了,你在这个圈子就寸步难行了,盗版娃娃在圈内被称为“D娃”,他们会给你贴上“小偷、赃物”的标签,相比其它圈子,娃圈对于盗版的娃娃是坚决抵制的。

比如他们有专门的人负责每天在网上巡视是否有人变成了“D娃”玩家,如果被”查“到了,那你将无法加入娃圈的任何讨论群,甚至像”妆娘“有的也不会接”D娃“的单。

他们几乎很团结,发现”D娃“讨论贴就举报,卖”D娃“的店铺就往倒了喷。

娃圈玩家靠这种方式,很大程度的保持住了圈的高入门槛,没有几千块,很难进娃圈。

3) 炒作与黄牛
娃圈的利润,还是挺大的,并且因为有很多土豪玩家,这也让黄牛看到了商机,毕竟“孕期”时间实在是有点长,有些玩家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就会直接从黄牛手中购买。

新品娃娃就如同某果新产品发布,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黄牛们总是冲在前面抢名额囤货,等到娃娃短暂的销售期过了之后,甚至有的娃娃只销售一次就变成了绝版,这个时候黄牛手里的货就会非常值钱,价格翻倍都是正常事,但有的商家甚至会和黄牛合作,哄抬市场价格或者某款娃娃的价格。

当然国产品牌也有,毕竟娃圈的韭菜还是挺好割的,宣传广告只要打出,就能吸引一批人入坑娃圈,然后推出限定、联名、特别娃娃,玩家就会疯狂入手,毕竟搞不好就能升值。

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娃圈,即使知道,也是各种不理解,因为这就和小时候玩的橡皮换装娃娃差不多,为这个花那么钱不值得,但这在娃圈玩家眼里,却有不同的意义,他们也会建各种社群进行讨论。

可能就如同章子圈、兽圈的玩家一样,这不仅仅是小玩具,也是一种情感寄托,不过雨科网还是要在这提醒生活资金来源不足的玩家,慎入圈,即使入了圈,也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的跟风投入,否则到最后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轻应用小程序